时间:2022-04-05
十三朝古都洛阳,有着数不清的美景,古人总结了洛阳最美的八处景色,传世于今,称为洛阳八大景,分别是:龙门山色、马寺钟声、金谷春晴、洛浦秋风、天津晓月、平泉朝游、邙山晚眺、铜驼暮雨。
其中的“邙山晚眺”指的是站在邙山上的最高峰翠云峰上,这里树木森森,苍翠如云故称翠云峰。唐宋时期是人们登高游玩的圣地,武则天时期曾在上边修建了一个金碧辉煌的避暑宫,每到夏季酷热之时便率群臣入宫避暑。每当春秋时节,特别是清明之时或重阳佳节,人们结伴扫墓、踏青、登高,相沿成习。当日落西山之时,人们从邙山向南眺望,万家灯火,灿若星河,处处流光溢彩,这就是洛阳八大景之一的“邙山晚眺”。
据记载第一个登上邙山远眺的是隋炀帝杨广。公元605年隋炀帝初得江山后东巡洛阳,一日,他登上邙山之巅,望见远处的伊阙,于是问手下大臣:这不是龙门吗?先前的帝王为何不在这建都?有个叫苏威的大臣头脑灵活,当即回答:先帝不是不知道,而是特意为陛下您留着。此后隋朝在洛阳建了都。隋炀帝登邙山,眺望的是洛阳的地势。这是邙山远眺的内容之一。后人登邙山多数是为了看山下洛阳城及洛阳城中的景致,发今古之幽思,解人居闹市的闲愁。就如唐朝诗人张籍诗中所写:人居朝市未解忧,请君暂向北邙游。可以想象,人们站在峰顶远望,但见周围群峦起伏,山川秀美,城郭巍峨,宫殿宏丽,顿觉心旷神怡。
东汉时期的梁鸿写下一首《五噫歌》:
陟彼北芒兮,噫!
顾览帝京兮,噫!
宫室崔鬼兮,噫!
民之劬劳兮,噫!
辽辽未央兮,噫!
此诗是梁鸿与其妻孟光从陕西霸陵前齐鲁隐居时,途经京师洛阳,登北邙远眺时所作。梁鸿在北邙山上遥望东汉洛阳城宏伟壮丽的宫殿群,不禁想到这些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修建的,心中烯嘘长叹。
由此诗可知,北邙山作为洛阳北部一处低地丘陵,最初只是作为观览胜地。随着风水学的发展,汉魏时期成为帝王陵寝的最佳选址。隋唐以后,北邙山频频出现在诗人笔下。这座昔日默默无闻的黄土丘,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,地位也越来越高,受到历代帝王将相的青睐。
下期继续!敬请关注。
海报:李瑜瑶
文字:古博君
© 2018-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.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2022012418号-2
建议使用360极速、Chrome、Firefox浏览器,最佳分辨率1920×1080 Powered By:数字时代
© 2018-2022 THE LUOYANG MUSEUM OF ANCIENT TOMBS 洛阳古墓博物馆. All Rights Reserved.
豫ICP备2022012418号-2 Powered By:数字时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