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安菩夫妇墓

时间:2022-07-05

1984年发现于洛阳城南龙门东山北麓,坐南朝北,为依山挖成的土窑式墓,平面呈“凸”字形,由墓道、墓门、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。墓门用青石做成,在门楣、门框、门板、门槛上均刻有精美的图案。墓室长2.95、宽3.55米,顶作弧形,高度不详。墓内东西两边各有一长2.4、宽1.3、高0.35米的土质棺床,棺床一面靠墙,其余三面用条石包砌,条石外侧刻有十二生肖图案。

此墓保存完好,出土了大量随葬品,共计129件。按质地可分为唐三彩50件、单釉器61件、陶器2件、瓷器11件、金器1件、铜器3件、玛瑙1件,其中以唐三彩最为珍贵,有体形高大的文官俑、武士俑(高达1.12米),有狰狞可怖的镇墓兽,还有栩栩如生的马、骆驼、牵马俑、牵驼俑、男女侍俑、鸡、鸭等。墓中出土的一枚东罗马帝国福克斯时期所铸的金币,是唐代中西方商贸繁盛的产物。

安菩墓志记叙墓主人安菩是西域安国(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)人,630年随父降唐,后在大唐帝国的定边征战中多次立功,664年死于长安并葬在京郊龙首原。四十多年后(710年),夫人何氏死于洛阳,安菩之子安金藏将其父的遗骸迁移,与妻子合葬于洛阳龙门东山。墓志为研究唐朝与西域的关系及中西方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唐三彩是唐代盛行的一种美术陶瓷,以器表施绚烂夺目的彩釉为主要特征,烧成温度约800——1100度,比瓷器略低。唐三彩在盛唐达到了它的最盛期,自安史之乱以后,两京地区迅速衰落下去,而南方一带则逐渐兴起。迄今所见三彩器主要以专供丧葬用的各类明器为主,现实生活用器较少。出土数量最大、器物最精美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两京长安和洛阳,其次为扬州,其它如山西、辽宁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等省也有少量发现。